女神的倒影?看林天苗的版画系列
陆蓉之Victoria Lu
上海当代艺术馆创意总监
Creative Director,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
林天苗1961年生于山西太原, 198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于198??年赴美国留学,1989年从纽约艺术家联盟学院毕业,曾经在美国居住了七、八年。旅美期间,林天苗以设计花布为生,同时她尽情吸收纽约大环境中所能提供的艺术养分。上一世纪90年代后期她和夫婿王功新俩人决定回国,定居在北京,成立工作室,而林天苗很快成为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界最受瞩目的女性艺术家之一。
1997年林天苗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缠了,再剪开》的个展,使用具有女性特质的棉线作为她创作的媒材,这次展览使她一举成名,日后?线?渐渐演变成为林天苗的创作符号。选择棉线作为主要的创作材料,和林天苗的亲身经历有关。她小时候帮妈妈缠棉线,往往一站就是一个小时,得在那儿架着线。当时大家都是用这种白棉线来缝被子、织毛衣或织手套的。当林天苗从美国回来以后,偶然在一家工厂中看到这种小时候记忆深刻的棉线,便开始尝试用它来作为创作素材。她认为棉线所代表的线条,能够将有用东西的变为无用的,将无用的东西变为有用的,因而改变了事物的价值,同时线条既能够聚集力量,也能够产生粉碎的力量,它是既真实又虚幻的表征。
对林天苗而言,棉线所构成的线条是敏感和敏锐的,它能够体现性别,或改变身份,是一种能够代表阴性美学的符号,而且能够表述她身为女人所经历的过程和状态。林天苗制作棉线的过程中,往往能够使她安静下来,而制作过程的本身,也是她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认识。到最终,棉线内化成为她内心中千丝万缕的思维结构,外在的表征在她的作品当中反而渐渐不再重要了。
其实自古以来,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史上一直都是边缘化的身份,甚至是完全被忽略的角色。从上一世纪70年代西方女性运动剌激了女性意识的醒觉,对许多西方的女性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去,男性一直理直气壮地自认为是观看的主体,即所谓的「男性视眼」(male gaze),而女性,也就理所当然被视为一种被观看的对象。如今,女性主体意识已然醒觉,女性艺术家学会以「女性视眼」(female gaze)来作为选择创作视角的原动力,女性的主体性(female subjectivity)也必然成为女性艺术家创作所据的重要立场。
经历过女性运动解放的女性,在面对自己的身体的时候,不再需要以被观看的客体而存在,而将自身作为表现的题材或表述的主体。另一方面,女性艺术家也因而更肯定自身生活经验的价值,许多女性艺术家大方地将她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琐碎事物,特别是家务相关的日用品、女红、装饰物等媒材,运用在她们的作品之中。上一世纪末新一代的女性艺术家,更进一步将个人的生活经验,结合表演或仪式的模式,展现她们的作品对人类心理、行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索。她们赋予媒材本身具有仪式化的意义,而不是将媒材用来构成进行仪式的条件。这种间接将作品仪式化的表现手法,显示新一代的女性艺术家更关心自我存在的意义。
林天苗,作为中国女性艺术的先驱者,她在各种媒体和艺术表现型式的不断实验历程中,体现了整个女性艺术创作的解放,以至取得表述主体性的全程。作为女性主义醒觉的一代,林天苗和她的同辈们,将昔日女性命运被摆布以及被迫演出的角色,转变成为支配命运与导演的角色,突显了新一代女性艺术家强烈的自主性。她们以大自然的万象作为仪式场域,或以己身置于自然界的仪式化现场,将大自然的能量转化作为个人艺术创作的触媒,展现的是「大地之母」的神奇力量,诡魅而神秘是这类女性艺术家作品的特征。
林天苗1998年的作品?辫?,她将近4米高的自摄影像高高挂起,白线从帆布背后垂下来,一直拖到地板上。她在2002年和夫婿王功新合作参加上海双年展的作品《这里,或那里》,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她在2004年北京东京画廊的装置个展《不零》, 是由《引》、《诞》、《言》、《尽》、《眠》五组作品所组成。有一位被白色真丝布包裹女人的躯体,站立著,头上白色丝线如长长的苍苍白发,垂落到脚边被一只青蛙拖起,一位肥胖的中年女人像,周围散了一地大大小小的蛋状物,另外还有站成一个圈的六个女人,小腹微凸,似乎正在等待,三位消瘦的男人站在那里彷佛无所事事的样子,地面上散落一地的线团,而婴儿和一些白色的丝线团放置于裸露弹簧的床垫上,再加上影像和音效,观众置身其中感觉气氛极为诡秘突兀。
林天苗作品中,不论是绘画或摄影的自我形象,总是比真人尺寸要放大许多,《焦点》是一系列黑白巨幅肖像,印在挂布上,剃了光头的人,脸孔看起来雌雄莫辨,好像观音菩萨像,因为距焦距的变化而造成每一幅的清晰度皆有所不同。这一系列的人像都缝缀了线球和垂挂了千丝百缕如人发般的长线,有的编成一条大辫子,一直垂到了地面。林天苗将平和肃穆的人体或人像,结合了棉线和线团,透过光线的投影而形成神秘的仪式道场,也是她个人印记般的风格符号。
2006年林天苗应新加坡泰勒版画研究院(Singapore Tyler Print Institute)之邀,由世界著名版画家Ken Tyler在新加坡所成立的版画工作室,制作了她首度发行的版画系列。这些由她的影像或绘画而转变成的丝网印的版画,在纸张的处理上,他们保留了她作品中常见的一些元素,例如:凹凸如肿瘤疮疤的痕迹与缠线。林天苗喜欢用黑、灰、白那种无色的渐变,更能够表现情绪与氛围最细微的变化。透过距焦距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清晰度,也都反映在版画作品之中。一般是平面化的版画作品,却被处理成肌理丰富的复合媒材的版画,不可谓不是别出心裁。
林天苗以巨大的尺幅,将人推向了神的位置,她那些高高悬挂的女神像,其实是她制作版画的原型,换言之,版画也就是那些女神的投影,而且和她的其他创作也是无法分割的。但是,由于版画会受到纸张尺寸的限制,在结构上,好像是她影像或绘画作品的局部。这种无形中放大的模糊五官,使得人形变得抽象化,像是脑海中漂流的记忆片段。单版印制的版画,其实无异于绘画的作品,用来呈现林天苗创作的媒材多样化的特色,是最适合的一种手段。二十年的一路走来,林天苗的艺术生涯,从设计到绘画、摄影,到雕塑、装置,近来又跨越到版画的领域,她的全方位创作的魄力与气势,见证她一步一脚印迈向女大师的殿堂。
。